熊ㄇㄟ心臟有雜音!
1Y6M熊ㄇㄟ去診所打五合一疫苗第四劑時,醫生聽診後告訴外公/外婆的。


1/18外公外婆帶熊ㄇㄟ去診所打預防針,醫生幫熊ㄇㄟ檢查完提出了這樣的說法:心臟聽起來有雜音,建議到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當天打完預防針,護士就拿給外婆一張屏基的轉診單,要外婆帶熊ㄇㄟ去醫院檢查。當天下午外公親自到屏基確定小兒心臟科門診的時間。


1/23早上一大早就帶熊ㄇㄟ去檢查,醫生安排熊ㄇㄟ照心電圖,還好熊ㄇㄟ非常的配合,完全沒有掙扎/亂動,乖乖的讓醫生貼貼片/檢查心臟。

心電圖和醫生聽診初步結果:熊ㄇㄟ心臟沒有問題。

外婆告訴醫生熊ㄇㄟ打完五合一之後有出現咳嗽/流鼻水的感冒症狀,但是隔天就自癒了!
醫生聽了以後說:有小感冒的時候,心跳聲聽起來也會有些許雜音。為了讓外公外婆安心,醫生還安排熊ㄇㄟ1/27再到醫院進行心臟超音波掃描。


1/27外婆帶熊ㄇㄟ到進行心臟超音波掃描,掃描過後,醫生確定熊ㄇㄟ的心臟沒有問題,要外婆不要擔心。


1/27晚上視訊時,外婆才跟攸攸的跟熊麻麻提這件事情。。。

聽到外婆一派輕鬆的說,加上外婆是標準的報喜不報憂,熊麻麻心理已經知道答案。。。

如果當時聽到這消息的是我,我一定會緊張的要命,一定會害怕的要死,甚至會哭個不停,嚴重到吃不下睡不著!

身為熊ㄇㄟ的爸爸媽媽,我們在一個星期以後才知道這件事情。原因無他,只因為我們有對非常愛我們的父母,替我們默默承擔這些不安和擔心。

熊麻麻不難想像,外公外婆一聽到這樣的消息有多麼的震撼,將近一個星期夜夜不能成眠。。。

謝謝老天爺,熊ㄇㄟ健康平安!
更謝謝我的父母,爲我承受這麼多磨難。


 

因為這樣,熊麻麻順便上網找了一下心雜音的文章,了解一下心雜音。

【羅東博愛醫院訊】
 
兒童心雜音是在兒科門診時常碰到的問題,羅東博愛醫院小兒心臟科簡仁宗主治醫師表示:時常遇到很多憂心如焚的家長跑來,說自己的小孩經由學校的心臟篩檢報告被告知有「心雜音」,進而轉介到醫院接受複檢,經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大多是「功能性心雜音」,會隨著年齡增長進而消失,這時才解除家長的憂慮。 

簡仁宗醫師說,學理上,心雜音可以分為「功能性心雜音」及「病理性心雜音」。前者是正常的,後者則代表有潛在先天性心臟病,包括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能夠自行關閉癒合,有的則不然,更有一些必需做心臟手術以調整或縫合。 

所謂的「功能性心雜音」,又稱為「無害性心雜音」或「音樂性心雜音」,是指心臟的結構完全正常,但因心臟收縮時,血液在心臟或血管內流動所造成的雜音。根據統計,將近百分之二十的正常兒童會有心雜音的出現,但在有心雜音的兒童中,約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屬於心臟有問題而造成的異常心音,所以大部分的心雜音是屬於功能性雜音。
 
功能性心雜音在年齡約三至五歲的兒童中最為常見,而且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或僅出現在兒童發燒或劇烈運動後的短暫期間。有時因姿態改變也會出現,這是因為心臟在此時須運送更多的血液供應身體需要,大量的血液流動時就容易出現雜音,就如同水管內的水快速流動時會有聲音,但並不代表水管一定有破損。 

功能性心雜音,其雜音的位置,多在兒童胸部正中胸骨的左上緣或左下緣,而且出現在心臟的收縮期,它的頻率較高,聽起來就像是弦樂的聲音,這也就是為什麼它又被稱為音樂性心雜音的原因。功能性心雜音的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及心臟超音波。所以,當小兒心臟科醫師為您小孩診斷後告訴您,您的小孩是功能性心雜音時,您就可放心。 

所謂的「病理性心雜音」,是指心臟本身的結構出了問題,有潛在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心臟內有缺陷,或是血管、心臟瓣膜狹窄及閉鎖不全,或是血管間有不正常的溝通,這些情形也會造成心雜音。當血液在這些不正常的通道流動時,會隨著血液流量的大小、流速的快慢和壓力的高低,形成大小不一的心雜音。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人類先天性疾病,每一千名初生嬰兒大約有八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它是由於胎兒心臟在胚胎發育中不正常發展所導致。引起胎兒心臟發展異常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大多不能確定病因。不過有部份的先天性心臟病,可能與以下兩項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有家族病例的夫婦,如父母親本身,親戚或子女有先天性心臟病歷史,他們下一胎發生心臟病的機會,比沒有家族病例的夫婦較高。此外,胎兒遺傳染色體發生異常,如唐氏綜合症,發病率也較高。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是指外來因素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如:婦女懷孕期間染上德國麻疹、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都可引致胎兒心臟發展異常。其他如懷孕期間酗酒、接受X光幅射、服用某些藥物等,都可能引致先天性心臟病。一般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很多是門診或急診時,因感冒而無意間被發現的,對於罹患心臟病的兒童,第一線醫師發現心雜音時,有時就如同找到一把診斷心臟病的鑰匙般珍貴。 

總結來說,心雜音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個主要徵候,但是有心雜音並不代表一定有心臟病。當發現兒童有心雜音時,詳細的身體檢查和病史的詢問,配合精細的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掃描,通常就可以很快找到心雜音幕後的真正原因。一旦確定是功能性心雜音,家長則不需要過度緊張。如果檢查後確定是病理性心雜音時,則可以與小兒心臟科醫師詳細討論,再決定如何做進一步的處理或安排後續的追蹤檢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pe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