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片:熊ㄇㄟ每天都要報到的後花園)

熊麻麻是玩泥巴長大的孩子    標準的鄉下小孩兒    
和表哥表姐在田園裡捉泥鰍,蝌蚪    都是兒時深刻的記憶
所以讓熊ㄇㄟ在南部生活    就是希望她能多接觸大自然    希望她也能有快樂的童年

 
(照片:熊ㄇㄟ爬樹初體驗~好高喔...)

熊麻麻最喜歡帶熊ㄇㄟ到住家附近散步 
一起吹著徐徐的晚風,看著蝴蝶蜻蜓飛阿飛
偶而熊ㄇㄟ會想要拈花惹草    抓抓路邊的小花   摸摸老樹的樹幹  

 
(照片:樹葉,小石頭...都是大自然給我們最好的玩具)

外公外婆家的後院有一塊後花園    裡面種了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還有外婆的小菜園
(熊ㄇㄟ副食品裡面部分的青菜都是外婆種的有機蔬菜喔)
疼孫的外公外婆在花園裡留了一小塊地    裡面準備了乾淨的細沙    說是要給熊ㄇㄟ玩耍用的
 讓熊ㄇㄟ不用到海邊也可以體驗一下玩沙的樂趣


熊ㄇㄟ碰到沙,開心得不得了;就連玩葉子也很開心^^
熊ㄇㄟ玩得開心,大人們則用電眼監視著...
還好!熊ㄇㄟ好像知道沙子不可以放嘴巴!!
雖然玩沙把衣服弄得髒兮兮的,不過看到熊ㄇㄟ這麼開心,我們累一點也值得啦~~



讓孩子能夠接觸大自然這個念頭剛好跟最近遠見雜誌的文章不謀而合,跟大家分享一下囉~

玩出探索力

文章出處:
遠見2009創意特刊:玩出探索力 


你的孩子長時間待室內?

美國教改推動「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有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雖然現在宅經濟很流行,但年紀小小的宅男宅女長時間待在室內,就教育發展來說,絕非好事。

在美國,由於擔憂現在的青少年和兒童大都待在室內看電視、上網及玩電動遊戲,造成身心發展出現問題,2008年由230個公私立組織所組成的芝加哥荒野聯盟(The Chicago Wilderness)推出「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都應該有機會爬上一棵樹、接觸青蛙和昆蟲、發現荒野、觀賞星空、探索生態社區等的權利,鼓吹「讓兒童走向戶外」(Leave No Child Inside)。
這項新興的教育改革活動,獲得各界廣泛的迴響。

比起歐美,台灣的孩子待在教室裡上課的時數更長,而且下課後,許多孩子還得被迫走進另一個教室——補習班,一天下來,坐在室內的時間可能高達十小時。
芝加哥荒野聯盟在聽證會上提出一項研究指出,「孩子不應該在教室內待超過四小時,否則心智會鈍化。」

住在新店碧潭的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就服膺這樣的論點。
她規定小孩「天黑前不准回家」。放學回家後,小孩就到戶外去玩,天黑後回家再做功課。週末假日一定帶小孩出門。
「我們家裡沒電視,小孩上網要限時限量,才藝課不喜歡可以不上,我希望他們有更多時間在課堂外探索學習,達到均衡的發展」自己很喜歡運動,一身活力的周祝瑛說。


透過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得主黃楷智,從小三就常跑科博館

為了讓兒童走向戶外,美國教育界再度重視「體驗教育」的方法。
20世紀初,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體驗式教學理論。他認為讓孩子們親身去看、去聽、去聞,透過持續的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這比課堂內的學習更重要。

台中一中三年級的黃楷智,去年奪得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就常跟著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當志工的爸爸勤跑科博館。館內的科學中心有模型、儀器可以動手操作,自然學友之家有顯微鏡、近千件動植物標本可以觀察。在這裡他學會上網查資料,有問題也可以馬上翻書找答案。
他認為是科博館開啟他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能力。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研究顯示,孩子學習的記憶量,透過聽講只有5%~10%,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讓他們親手做,更可達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
「中小學的學生尤其應該透過體驗學習,從『做中學』。可惜我們的教育離這種目標相當遠,」她說。


當台灣的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充分的體驗教育時,「父母可以替代老師,透過親子旅遊,多帶孩子到教室外體驗學習,把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拉大、拉長,」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蔡居澤表示。


對親職專家游乾桂來說,「玩」是家中奉行的座右銘,「玩第一、讀書第二、工作第三,再窮也要玩。」每年他們全家都有一次大旅行,外加三次小旅行以及平時無數次的玩樂。「童年是用來探索,不是用來苦讀的。因為成年之後,孩子將發現,世界需要的是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而非記憶力,」游乾桂以他成長的經驗表示。


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

有機會「玩」出孩子更多的能力,以及全家更緊密的關係

在旅行中,透過父母適當的引導,小孩可以探索自我的興趣、能力,探索自己和自然生態、鄉土文化的關係,也可以透過人際互動,探索親子和團體之間的關係,培養更多生活實踐的能力。

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副教授尚憶薇指出,在戶外的環境裡,兒童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五覺以及運動覺等感覺神經會變得比較敏銳,反應比較敏捷,身體協調度會增加,思考速度也會提升。


曾當過幼稚園老師的黃千玲全家常去賞鳥,她發現兒子范益瑋的眼力、聽力以及觀察力都比大人強。「在山上散步,一隻鳥唰地飛過去,我都還沒反應過來,國小五年級的兒子就看清楚樣子,回家馬上查圖鑑了,」她說。有次到屏東的農場露營,在帳蓬裡兒子一聽到鳥叫,就知道是黃鸝鳥,馬上叫醒睡眼惺忪的家人趕快賞鳥。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多旅行」不僅讓孩子的視野和心胸更開闊,也有助於課業的學習效果。


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前總幹事許再生,從小孩滿月後,就帶著孩子去旅行。他喜歡安排知性之旅,也會顧及孩子的喜好,連吃飯的餐廳都會當成景點仔細挑選。「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常到各地旅遊,孩子的作文內容會比同學更豐富,邏輯也更好,」他說。


在共遊中發現孩子的潛能

父母若願意放手,會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

像「品家家居」創辦人蔣友常從小就常到故宮看展覽,從觀賞歷代的古文物中培養出他對美學的喜好和素養,日後創業就朝著設計的方向出發。


周祝瑛從小常帶孩子爬山、划船、溯溪、看螢火蟲,她發現兒子很喜歡昆蟲,也很愛護動物。兒子國小時就說以後要當地球昆蟲的代言人。到國中時,就決定以後要當生物學家,保護他喜愛的生物。

在教室裡捧著課本學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都不如親眼到現場體會來得深刻。

「對自己的鄉土環境,小朋友要認識它、親近它,受到感動後,才會愛護它、保護它,」經常帶學生戶外教學的台南市億載國小教務主任林勇成說。


由屏東縣家長自發性組成的向日葵教育關懷協會,每年都會舉辦親子共遊,最近的系列活動是認識台灣族群。他們先到三地門,經由部落導覽瞭解原住民文化。之後安排客家文化之旅,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和高雄縣美濃鎮參觀,看紙傘、客家服飾、美濃窯的製作,品嚐福菜和板條。協會執行祕書蘇憲英表示,讓家長和小孩有機會共同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認識鄉土,才能培養孩子愛家鄉的情懷。

一身結實、一臉古銅色,看起來很陽光的台灣體育大學戶外領導研究中心主任謝智謀,有「冒險教授」的稱號。他曾帶親子團上玉山、南橫嘉明湖。國小四、五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用揹的帶上18公斤的物品。

為了不讓父母過度保護小孩,父母和小孩是分兩隊走。「父母願意放手的話,他們會很驚訝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謝智謀說。

戶外活動的沿途,他會安排生態解說,也教小朋友在行動中落實環保。例如不可以躺在草地上,以免壓死草;盡量不用衛生紙,用了就一定要帶下山;途中看到垃圾要撿起來等。「只教小孩生態知識,他回學校後,可能自信更多,也可能變得更驕傲。如果能用引導式的解說,他們會有生態維護的概念,更懂得愛護大自然。」


學習面對困難與人際關係

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會進步,且親子間話題多,感情也更好

帶孩子走出學校圍牆之外,接觸更多不同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生活實踐的能力。

美國許多研究顯示,兒童如果經常參與戶外活動,他們在合作、問題解決、決策、創意能力及自信心明顯較高,學業成就、生涯發展及個人責任感也高於很少從事大自然活動的兒童。

擁有爽朗笑容和好口才的台北縣明志國小老師江享玲,笑說家裡的旅遊經費從「五星級飯店」降到「滿天星飯店」,全家還是到處露營,到處玩。除了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炫蜂團,參與親子生態活動外,江享玲和國小同事還自組露營隊,帶著孩子們上山下海。

江享玲從小女兒只有五歲時,就開始帶著全家露營。他們泡過漂著雞毛的野溪溫泉,曾在大清早上南澳的漁船上搶魚,晚上住過河床邊,也住過臨海的平台。

其中最難忘的一次,是到阿里山鄒族的里佳部落露營,事前沒料到那裡偏僻到無法補充物資。他們第一天就在山上吃光了食物,江享玲現場指揮大家就地採野菜、水果,再向原住民買雞,依原定計畫在部落裡撐過三天再打道回府。

每個團員都會被分配工作,年紀大的孩子要負責照顧小的,江享玲的大兒子彭裕荃為了安撫一群小朋友,發明了很多遊戲。因為常在野外生活,彭裕荃很獨立。

前年跨年夜,他騎腳踏車從泰山鄉到淡水,和網友一起跨年,回家途中發現腳踏車坐墊壞了,他在無法坐的情況下,還是勉強騎到捷運站,設法回家。
面對困難時,他自己會想辦法克服,」江享玲認為這是野外生活給孩子最好的訓練。
此外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江享玲認為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進步很多,而且增進親子間的話題。


旅行體驗親子情

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會懂得父母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較難體會互信或互相支持的力量。但在旅行的艱難時刻,往往能患難中見真情。

游乾桂有次帶國小二年級的兒子去溯溪,玩得超過時間,決定抄山路返家,沒想到山路經過颱風侵襲,柔腸寸斷,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前進。在游乾桂摔了一跤後,平時常爬山的兒子安慰他說,「沒有關係,慢慢來。我先走,安全了,你再過來!」

父子有幾回幾乎失足,彼此互相拉拔,總算安全回到家。回家後兒子驚魂甫定地告訴媽媽:「今天太危險了,我還以為回不來了。」游乾桂這才明白原來兒子是佯裝勇敢,他以為爸爸會怕,所以故意裝成不怕,讓他覺得很感動。

在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辦的親子營中,執行長廖炳煌也常在冒險活動中,見到這類親子關係的轉變。

例如,一起在高空做繩索訓練的母子,兒子會鼓勵媽媽不要害怕;平常很少談話的父子一起划獨木舟,為了讓船前進,只好開始溝通。「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比較會懂得對父母感恩,也能促進親子間親密的關係,」廖炳煌表示。


用玩樂啟發孩子的未來

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

當小孩都沒有時間玩樂時,教育會發生怎樣的後果。美國兒童專家Richard Louv在2005年出版《最後一個小孩在樹林》(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書,獲得教育界高度的重視。作者指出,小孩遠離大自然的後果就是變得人際疏離、注意力不集中、畏縮、對生命無感覺。「因為看電腦、打電玩都是被動的學習,
但到大自然裡,是主動學習,大腦才會活化,」常在學校圍牆外教學的謝智謀說。

回頭想想台灣的小孩,「一天到晚坐在教室0.5坪的空間裡,一坐12年,這種孩子會有創造力嗎?」謝智謀很不以為然地說。

曾著書鼓吹用玩樂啟發孩子智慧的游乾桂指出,過許多成功者的成長背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包括美國兩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都是如此。「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也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游乾桂表示。

帶著孩子去旅遊吧,讓他們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得以探索出精采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ulpeggy 的頭像
    paulpeggy

    paul&peggy's blog

    paulpe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